新闻中心

借“一带一路” 云南钛板,钛棒等产品将崛起

近年来,云南省各大企业在新材料领域持续发力,纷纷加大投入,各大企业在新材料产业的大手笔投入不断开花结果的同时,云南省优势企业的产业链正不断延长,附加值日益提升。云南钛矿资源丰富,保有资源储量1273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主要的钛原料产地之一。经多年探索与发展,云南至今已形成以矿产采选、冶炼、加工为基础,以科研、技术、人才为支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材料产业体系。“云南钛资源储量丰富,钛产业是高载能产业,云南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十分适合发展高载能产业。‘十二五’期间,云南将联合打造钛棒钛板,以及钛合金的材料,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

2017年以来,云南围绕“一带一路”新材料发展规划,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以“两型三化为核心,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促进云南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未来一方面要发展高端的钛产业,支撑中国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另一方面是往末端发展,做出钛的工业制品以及进入千家万户的的健康金属制品等,围绕着这些把云南的钛产业做得更好,成为“有色金属王国”的重要支撑点。省钛业协会会长潘阳介绍,云南钛业“十二五”规划与列入“十三五”新材料重点规划发力,在对外合作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

云南省政府已将“中国绿色新钛谷”核心区—禄丰土官片区规划为“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区”,并作为“十三五”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园区来打造。目前,全省已探明钛铁矿30个,储量5561万吨,居全国第二,钛精矿和高钛渣供给充足,年产量25万余吨,海绵钛趋于高纯化占全国产能1/10,钛锭产能产量居全国前列。钛产业链中的钛材、钛棒钛板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1%、40%,高端钛白氯化法钛白粉产能28.6%,产品远销35个国家(或地区),被国家认定为四个“中国钛资源基地”之一。围绕滇中钛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了钛矿采选到生产高钛渣、氯化钛白粉、海绵钛、钛材一条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已显雏形。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 话:13629178584,0917-3417552

手 机:13629178584(微信同号)

传 真:0917-3417552

邮 箱:bjlhty@163.com

地 址:宝鸡市下马营旭光工业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