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品钛企的追求,跳出钛圈拓展市场
钛民品设计、研发、模具等费用是很高的,有时候开发一套模具生产的产品连模具费用都无法收回。做一口
钛锅、钛杯、一双钛筷、一套钛茶具等等拿到钛材供应商手中(钛圈人)推销时,价格被压得很低,让民品钛企无利可图。做企业,做产品,无利可图就无法正常运转。给民品钛企提供钛管材、板材的供应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钛锅、钛杯、钛筷、钛茶具用了多少钛材料,而不去考虑民品钛企投入的研发费用、模具费用等,纯粹只从用了多少钛材料的角度谈生意,导致做民品钛企几乎都产生了不愿在钛圈过多地去洽谈推广钛民品的想法。
在了解民品钛企其研发创新的钛产品、钛市场、钛未来的过程中,总是能听到一些声音:不愿在钛圈内做钛产品的营销。其实这种声音早几年在其他民品钛企也偶尔有人说出。记者在一家企业生产现场看到生产的钛杯成品率不高,企业老总说,钛器皿与不锈钢器皿生产是有区别的,钛器皿技术要求高,加之有些
钛材存在的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产成品率,他们企业正在钛材料采购把关、研发创新与工艺改进方面进一步努力,以提高产成品率,降低成本。
记者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民品钛企走访时,的确看到了民品钛企不容易。正如他们说的一样,另一家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他们接到一个国外订单做1000个拉竿箱的钛主要部件,一年多了也不敢签下这份订单,原因是收不回开模费用。这种状况的确是民品钛企的“痛点”。钛“亲生物金属”的优良性能决定了它具备福惠人类健康的高品质,钛工艺技术的高要求决定了它的高贵性,才进入民品市场难以形成大批量生产决定了它的高价性。然而,面对钛产品开模费用高、批量小的现状,更没有考虑钛金属生产研发投入——这也是目前一些国有大企业为什么在民品市场亏损严重的因素之一。
跳出钛圈说钛圈,眼光不同,境界不同,市场容量也不同。小钛圈凝固的是小思维,跳出钛圈放眼的是大视野。这也是为什么美的、苏泊尔、九阳、格力等一些家用电器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这些企业有大视野,大格局,盯住的是广大消费群体。这些企业的高端炊具照样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家民品钛企蕴藏的跳出钛圈做市场的理念是可行的。因为,
钛这个好产品就应该走出钛圈,走进广大消费者,这里才是钛推广应用的用武之地,这里才能把钛的情怀释放给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