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钛市场“火爆”与“过热”或仅有一线之隔

2016年3月,3月白粉市场持续火爆,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上调价格。3月上旬,国内钛白粉价格上涨约800元/吨,至月末,国内钛白粉价格再度上调800-1000元/吨。至此,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已经向20000元/吨靠拢,这一价位距离2011年的22000~23000元/吨已经相当接近。从供需来看,目前国内部分企业由于环保能力不足,只能处于限产状态,无法满负荷生产;而下游终端对钛白粉需求稳定。导致钛白粉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原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二是中间贸易商及游动资金不断囤货推高钛白粉价格。

自3月下旬至4月初,国内钛矿价格上涨150元~200元/吨,钛白粉价格上涨近1000元/吨,钛渣价格上涨700元~900元/吨,四氯化钛价格上涨500元~800元/吨,海绵钛价格上涨近1万元/吨。有人说是上游原料涨价推动下游产品跟涨,有人说下游产品火爆带动上游原料走俏,这个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似乎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结中。若要真实地还原事情的原委,我们需要追溯到1年前,钛产品价格刚刚走出低谷初次反弹的时候。国内钛白粉企业集体提价,拉开了钛市场回暖的序幕。在钛白粉价格实现连续上调后,国内钛矿价格在4月份也开始走高。钛白粉和钛矿市场步入了每月至少提价一次的景气区间。海绵钛价格在2016年5月份后回升至4.5万元/吨之上,5~10月间经历3次涨价升至5万元/吨,至2016年底,海绵钛价格大约在5.2万元/吨,全年涨幅在8000元/吨左右(1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钛市场的涨价轨迹是由下游分支的钛白粉产品发起,带动原料价格上涨,进而推动另一分支的海绵钛价格上涨。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钛白粉及海绵钛价格都在上涨,但其中确有本质的不同。

由于贸易商惜售、需求旺盛,本月国产钛矿价格继续上涨。至本月末,攀西地区钛矿不含税价格升至1900~1950元/吨。目前攀枝花地区中小矿山及选厂依然处于关停状态,云南个别矿山逐步复产但产量过低,无法对市场造成影响。由于钛白粉市场依然表现强劲,攀西钛矿依然处于脱销状态。但钛矿生产企业也向瑞道表示,目前钛矿价格已涨至高位,若价格上涨过高可能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而且会有造成泡沫、引起市场大起大落的风险。该企业负责人同时表示,2000元/吨的价格或许是较为合理的价格,及可以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又不易给下游企业带来过重的成本负担,降低引发风险的可能性。

其实,笔者在3月份发现,在国内矿供应受限的情况下,国外矿山及贸易商有意控制供应量,逐批提高钛矿价格,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非洲某矿山本来爆出有5万吨以上的现货供应,但2周后签单时将销售量降至2万吨,囤货意图明显。在国外矿山随意涨价的同时,部分游资也加入进来。某国内贸易商手握超过5万吨钛矿库存,有限向市场出售。可以说,2013年后得到改善的原料供给问题再次暴露出来。供需阶段性不平衡加上游资投机炒作,使得行业依然处于“亚健康”状态。钛白粉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今年一季度国内需求及出口量均为出现明显变化,但产品价格依然一路高歌猛进。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短期内钛矿市场仍将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持有大量库存的中间商必然不会轻易降低产品价格。环保核查依然有可能造成部分地区原料供应紧张。这一系列的因素堆积起来使得未来钛产品价格难以保持稳定。而投机资本也不会轻易错过机会,而是千方百计的将不稳定因素无限放大,造成供应紧张的局面以从中获利。如无法有效对抗国外资本和投机资本,那么本应是春风送暖的市场将变成炙热灼人的酷暑。市场下行时企业亏损,市场上行利润被投机资本所占据,唯有业内联合建立预警机制,寻找有效对抗阶段性风险的途径,降低短期波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才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 话:13629178584,0917-3417552

手 机:13629178584(微信同号)

传 真:0917-3417552

邮 箱:bjlhty@163.com

地 址:宝鸡市下马营旭光工业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