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的氢脆及应力腐蚀断裂
钛是46亿岁的老人了,钛及钛合金既能耐高温,又能抗腐蚀,既有高强度,又有低密度,生物相容性又好,他作为万能金属一时独占鳌头,人们称钛为金属中的战斗机,生物金属,未来金属,这些名号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钛是46亿岁的老人了。在这些眼花缭乱的称号背后,他清楚的知道隐藏着什么。他想提醒人类的是,多关注自然和宇宙,让自己的欲望少一些,这其实是挺严肃的话题。是什么引起了他的这番思考呢,当然是他是冶炼过程。前已述及,钛的冶炼异常困难,因为他的化学性质太过活泼,跟元素周期表里的大多数元素都能反应。其实钛的整个冶炼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要想把他分离提炼出来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拿钛的金红石矿来说,人类需要先用氯把他从TiO2那里拽出来,生成TiCl4,然后再用比钛更活泼可爱的镁,把他从TiCl4里还原出来,然后再在真空的环境中把蒸馏,钛被蒸馏出来浑身疏松而多孔,形似海绵,这便是他名字的由来了。
钛的整个冶炼过程是个电解还原的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电,从来没有哪种金属的冶炼用过如此之多的电,以至于他的价格几乎是用电费堆出来的——每得到一顿海绵钛,需要3000~4000 kW?h的电量,工业用电价格,1度电0.989元,仅仅电费都快赶上售价了,又因为所有过程都要在特殊设备,特殊环境(因为钛很活波嘛)中进行,因此他的冶炼成本及其高昂,高昂的成本意味着钛的冶炼对环境极不友好,其实钛冶炼厂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工厂,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
钛金属的应力腐蚀断裂和氢脆是两种既经常相关而又不同的现象。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结构件的开裂,既是HE,又是SCC;水溶液中应力腐蚀时,若阴极过程析出的氢对断裂起了决定性作用,则这种破坏既是SCC,也是HE。
应力腐蚀断裂(SCC) 是应力与腐蚀介质协同作用下引起的金属断裂现象(见金属腐蚀)。它有三个主要特征:①应力腐蚀断裂是时间的函数。拉伸应力越大,则断裂所需时间越短;断裂所需应力一般都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这种应力包括外加载荷产生的应力、残余应力、腐蚀产物的楔形应力等。②腐蚀介质是特定的,只有某些金属-介质的组合(见表)情况下,才会发生应力腐蚀断裂。若无应力,金属在其特定腐蚀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是微小的。③断裂速度在纯腐蚀及纯力学破坏之间,断口一般为脆断型。
氢脆(HE) 又称氢致开裂或氢损伤,是一种由于金属材料中氢引起的材料塑性下降、开裂或损伤的现象。所谓“损伤”,是指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在氢脆情况下会发生“滞后破坏”,因为这种破坏需要经历一定时间才发生。氢的来源有“内含”的及“外来”的两种:前者指材料在冶炼及随后的机械制造(如焊接、酸洗、电镀等)过程中所吸收的氢;而后者是指材料在致氢环境的使用过程中所吸收的氢(见金属中氢)。致氢环境既包括含有氢的气体,如H2、H2S;也包括金属在水溶液中腐蚀时阴极过程所放出的氢。